金盛网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/专业信息咨询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
金盛网聚 WJFabric
  • 首页
  • 我们的服务
  • 我们的资源
  • 新闻速递
  • 服务平台
  • 我们的案例
  • 我们的优势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速递

    2019 席卷全球的失业潮会来袭?谁会岌岌可危?

    / 2019-01-28 13:31:40

    经济寒冬

    谁也不愿意裸泳!

    2019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跨度

    大公司裁员为了过冬

    小公司裁员为了活命

      金盛网聚(WJFabric)针对近期热门话题“失业潮”进行了全网数据调研,通过核心关键词失业潮 、失业、裁员全网数据采集, 2018.12.18-2019.1.18声量共79815条,信息声量爆发基本在2018年12月左右,统计图如下:

      月度统计

    1.png

    (来源- “WJFbaric-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”)

      季度统计

    2.png

    (来源- “WJFbaric-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”)

      百度搜索指数

    3.png

    (来源- “百度指数”)

    新闻媒体指数

    4.png

    (来源- “百度指数”)

    话题焦点核心词

    pic.png

    (来源- “WJFbaric-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”)

      关于如何避免失业危机,小编总结了以下建议供参考:首先,自带红利的行业并不能凸显你的能力,当浪潮褪去,别做那个裸泳的人。近五年红火的IT业,近两年的新媒体,在他们在高速成长的时期,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,你刚进去的时候都能享受高薪资高待遇。但是当行业逐渐成熟后,蓝海也变成红海了,市场开始逐渐出清,实力不够的人对公司来说还不如更有成长空间的新人。

      其次是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。不要一味地停留在执行的层面,这样你只会停滞在目前的能力水平,因为永远有比你更努力更拼命的后辈。你要主动展现你在执行能力之外的思维能力,管理能力等。危机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,我们往往能看到预兆。注意公司招聘是否在逐渐减少,到期合同是否存在很多不续签的情况,业务出单等方面总会有一些迹象。

      所谓的“就业寒冬”是大环境,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,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改变自我。

      近日,一张署名@蒋文东的“2019年初互联网公司裁员list”引发关注,尽管过去一年以来,互联网公司对裁员消息的一贯回应都是正常人员调整,但经多方证实,最近一年的调整确实是有些不同,大面积的裁员也在持续发生。

      在今年初举行的2018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,马云也曾表示,“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,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难受。”并提醒浙商:2019年“该收身的收身,该调整的调整,该裁员的裁员”。

      在这份互联网2019裁员最新名单中,包含了美团、小米、哔哩哔哩等近30家互联网公司,阿里、百度、京东等互联网龙头公司也位列其中。名单显示,这些公司除了少数不开放职位、末尾淘汰、绩效考核等变相裁员外,大多数公司采取直接裁员,滴滴公司甚至上海全部裁员。

      该名单整理如下:

      2019年初互联网公司裁员list (更新版)

      阿里巴巴集团(不开放职位,优酷裁员)

      爱奇艺(游戏部门裁员)

      百度(上半年已瘦身,不开放职位)

      哔哩哔哩(末尾淘汰一定比例, 锁hc)

      贝壳找房(变相裁员)

      锤子(资金链断裂,已拖欠工资)

      滴滴(上海全部裁员)

      斗鱼(业务调整,海外直播部门全裁近80人)

      京东(裁员10%)

      科大讯飞(变相裁员)

      美图(裁员)

      美团(上海点评技术部裁员50%,持续中)

      摩拜(美团)裁员20%-30%

      美味不用等(裁员60%)

      ofo (资金链断裂)

      平安好房(裁员近300人)

      趣店(裁员200人)

      奇虎360 (变相裁员)

      人人车(裁员)

      苏宁(裁员10%)

      天天果园(裁员)

      唯品会(通过绩效考核变相裁员)

      网易(裁员)

      小米(金服裁员)

      新浪(一直播裁员20%,微博裁员20%)

      星巴克(裁员)

      有赞(裁员25%)

      知乎(裁员20%,近300人)

      36氪(裁员30%)

      如这份名单属实,那么2019年,无疑将迎来更大的裁员潮。

    (一)

      11月22日,富士康科技集团承认将裁掉34万员工,一时间舆论哗然,“失业潮”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。

    5.jpg

      无独有偶,天风证券宏观分析师宋雪涛一篇名为《消失的招聘广告》中指出,今年4月份-9月份的六个月内,有202万条就业招聘广告消失,这篇文章一出,让“失业潮”的呼声又上升了一个高度。

      毋庸置疑,在这个席卷全国的“失业潮”中,没有人能够幸免。但面对“危机”,是谁岌岌可危,又是谁面不改色呢?

    (二)

      临近年关,券商终于痛下杀手,开始降薪减员的业绩大扫除。权威媒体的统计,广发证券整体调减2018年薪酬费用为1.89亿元。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去年6月30日,广发证券集团员工总数12103人,其中,母公司员工数量10379人,子公司员工数量1724人。1.89亿元的薪酬下降,平摊到每个人身上,约下降1.8万元,相当于去年每月减了1500元。

    6.jpg

    (三)

      华夏人寿《关于减编减员控制薪酬控薪酬的通知》,火遍了网络。主题就是减编减员控制薪酬:总公司编制核减21个。核减后,以部门为单位,在2月底之前减员5%;如不减员,则直接核减部门薪资成本总量的5%。“通知”还缀了一句狠话,减员过程要一视同仁,各种关系人员均不在照顾之列。

    7.jpg

    (四)

    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报道,当地时间23日,BuzzFeed、Verizon Media和Gannet三家美国媒体在同一天宣布裁员,涉及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。

      BuzzFeed的“瘦身计划”只是当下媒体行业处境艰难的一个缩影。同一天,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也宣布将削减其媒体部门7%的员工,影响近800人,该部门由雅虎新闻、美国在线(AOL)及《赫芬顿邮报》等品牌组成。

    8.jpg

    (五)

      北京现代被爆裁员2000人停产46天

      曾一度在国内汽车市场位列头部队伍的韩系车,如今也正在走下坡路,北京现代2016年销量114万台,2017年销量82万台,到了2018年累计销量才79万辆,同比下滑3.7%,仅完成年度90万销量目标的87%,据数据显示,韩国现代在2018年最后的3个月内销量下滑23%,亏损达到千亿韩币。

      最近又有“北京现代工厂大规模裁员”的消息在网上流传,目前预计裁员达到2000人,而且第一工厂还将要拆迁,据北京现代工厂员工对外透露,一工厂从2018年12月27日起计划停产46天,关于裁员赔偿明细表也被泄露到网上。

    9.jpg

    (六)

      又一科技巨头不行了,大幅裁员30%,员工人心惶惶!

      201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。新年伊始,就传出了重磅消息。这不,网上有人发消息称,科大讯飞的大批员工将面临被辞退。其实准确来说,这不是科大讯飞的第一次裁员风波,早在14日的时候,就有人爆出科大讯飞裁员的消息。据爆料人称,被裁员人中大多数为公司本部编制。事后,笔者也是翻看这则裁员信息,发现好多人都在哭诉,说自己也被科大裁员了。一时间,知乎上,还有脉脉上,都是铺天盖地关于科大讯飞裁员的消息,这些消息都在偏向一个主题,那就是科大太无情,太无耻。又一科技巨头没落快不行了,大幅裁员30%,员工人心惶惶!

      有说科大名义上是人员优化,实则赔偿不到位,简直无耻的。也有说人事和领导不正面对待,没有勇气直面员工的。还有人直接说科大讯飞太狠了,裁员35%以上。一时间炸开了锅,弄得人心惶惶。如果是正常的人事调整,断然不会引起如此愤怒。想来引起愤怒的原因也不外乎,钱给少了或者干脆没给。或者方式粗暴无礼,没有事先通知。这件事很快闹得沸沸扬扬,昨天下午,科大的董事长也就此出面回应,说裁员是市场规律,没人会相信眼泪,公司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。

    10.jpg

    (七)

      特斯拉会死吗?美国裁员超3100人降价损失7亿美元还遭浑水做空

      近日,据国外媒体报道,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•马斯克(Elon Musk)宣布,该公司将裁员7%,以削减成本,从而让特斯拉能以更低的价格销售Model 3。

      据了解,马斯克曾在推特上表示,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特斯拉拥有4.5万名员工。按此计算,此次裁员7%将涉及约3150人。

      消息发布后,特斯拉股价遭受重创。1月18日,特斯拉收跌12.97%,收报302.26美元,收创1月3日以来新低。目前,特斯拉市值为519亿美元,低于通用汽车的545亿美元。

      马斯克在内部信中表示,此前的2018年第三季度,特斯拉实现4%的利润,这是15年来的首次有意义的利润。但是,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优先在北美销售高价版Model 3。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,他们预计将再次盈利,但要低于第三季度。

    11.jpg

    (八)

      因中国销量大幅下滑,2019年捷豹路虎将裁员5000人

      新年伊始,迎接捷豹路虎员工的并不是一派祥和的气氛。为了削减成本,这家英国汽车公司在2019年初将削减5000个工作岗位。

      在过去的2018年中,捷豹路虎受到了来自轿车和柴油车销量大幅下降的双重打击,尤其在2018年的第三季度亏损了9000万英镑,折合人民币8亿元。该公司负责人表示,中国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。

      就在这份财报公布的同时,捷豹路虎的老板宣布将实施一个为期18个月的削减成本计划,当时没有透露计划的具体内容。不过最近有消息人士透露,这份计划中的一个关键措施就是裁员。一位专门研究捷豹路虎的金融分析师透露,捷豹路虎裁员计划多达5000人。

      捷豹路虎目前在英国本土拥有约4万名员工,已经关闭两周的Solihull工厂最近裁员了1000人。在另外一个专门负责生产轿车的Castle Bromwich工厂,捷豹路虎也把工厂运转的时间调整为每周3天,这些动作都在暗示着下一步将会裁掉那些多余的工人。

    121.jpg

    (九)

      全球性裁员潮还在持续,欧美企业怎样做到“越裁越强大”?

      2018年,欧美企业的裁员规模到底有多大?美国就业咨询公司有数据显示:仅去11个月,美国企业已经宣布将近50万人的裁员计划,同比增超25%,是2015年以来美国企业裁员量的同期最高值。

      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宣布在北美地区裁员15%,决心转型开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;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裁员1万人,旨在削减成本,加大5G网络投入;美国快递行业巨头联邦快递表示,因业务出现问题和欧洲市场疲软,将在美国开展自愿离职计划……

      宜家家居宣布,未来几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掉7500个行政类岗位,以适应电商冲击下零售业态的快速变化;德国医药化工巨头拜耳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.2万人,改善公司成本架构;全球媒体大亨汤森路透集团称未来两年将裁员3200人,并且精简业务;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:2019年在德国裁员7000人,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做业务转型……

      可见,裁员的理由多是为“改善成本及组织架构”“加速企业转型”,而不断更新和迭代的新技术应用。

    13.jpg

     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,金盛网聚WJFabric的舆情分析师自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,通过公司先进的舆情分析工具,开始就“失业潮”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工作,并基于舆情搜索结果对这一轮的“失业潮”进行深度分析。

      金盛网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,是一家数据处理与信息咨询服务商,公司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与服务咨询的团队, 公司“WJFbaric-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”目前注册使用客户将近上万个,为企业、政府、学术机构、成功人士等提供在线信息收集、展示、阅读、存储的免费平台,公司远景致力于通过数据+计算形成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。

电话:+86 10 61703208    网址:www.wjfabric.com
邮箱:bj_fabric@wjfabric.cn(北京市) / gz_fabric@wjfabric.cn(广州市)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国际大厦6号楼2-307 / 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艺影街129号丽影华庭B区3座 1101室

 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100号 京ICP备1506163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