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月9日的微信公开课上,微信团队公布了2018年的微信数据报告。这份数据截止到2018年9月。
数据显示,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10.82亿。而且,中老年人群体中使用微信的人也非常多。微信的数据说,55岁以上的微信用户有6300万。微信的使用数据也在增长,每天发送消息的数量达到450亿次,比2017年增长了18%。而且,通过微信直接通话的数量也在增长。每天通过微信通话的数量达到4.1亿次,比2017年增长了一倍。
微信团队曾经在2015年提出过“微信一天”这个理念,用数据来描述用户在一天的时间里如何使用微信。2018年的微信数据报告也同2015年的微信数据报告做了一些比较。其中,有几个有趣的变化。
首先是,平均而言,大家睡得更晚了。晚上十一点半时还在使用微信,比2015年晚了一个半小时。
其次,每天使用视频通话的数量,比2015年增长了5.7倍。而且,在2015年时,使用视频通话的人群,以80后和90后为主,平均每次使用时长是8分钟;而到了2018年,使用视频通话的人群,变成了以55岁以上人群为主,而且,平均每次使用的时长拉长到了11分钟。微信上的视频总量也增长了4.8倍。
第三,微信也更多渗入到了工作场景。2018年,通过电脑端登录微信的数量,比2015年增长了9.3倍。
此外,人均好友数2018年相比于2015年,也增长了1.1倍。
微信也对90后、80后、70后和55岁以上人群的使用习惯做了数据分析。结果发现,00后最喜欢使用的表情是捂脸哭、80后最爱呲牙笑、70后最爱捂嘴笑、55岁以上人最爱大拇指点赞。在阅读兴趣方面,90后的阅读内容从三年前的娱乐八卦,转向了生活情感类内容;55岁以上人群从三年前的励志文化类内容,转向了关注养生健康类内容;而80后的阅读偏好,则仍然停留在关心国家大事上。
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,微信的崛起及持续的发展势头,除了自身功能之外,最重要的支点在于持续降低的流量资费。正是由于基础设施的逐步成熟,使最广大的用户群体有了敢于使用新生事物的底气,因此注册用户成为了活跃用户,进而形成了网络效应,而微信产品本身的功能真正实现了社交效率的提升,因此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粘性。在互联网领域,“围剿”是一个脱离客观的说法。
金盛网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,是一家数据处理与信息咨询服务商,公司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与服务咨询的团队, 公司“WJFbaric-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”目前注册使用客户将近上万个,为企业、政府、学术机构、成功人士等提供在线信息收集、展示、阅读、存储的免费平台,公司远景致力于通过数据+计算形成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。